第一件事:风口起飞,合规为先
营销活动 | 05-29 10:31 5357次 1次
2020年,疫情让线下教培机构经历了难熬的“至暗时刻”!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各地教育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中小学复课通知,全国复课大潮汹涌而来,此时此刻,为你整理出机构复课必做的3件大事:
第一件事:风口起飞,合规为先
1、办学要合规,证照需齐全
比如,下面这些都是校外培训机构办学的要求:
学校办学资质要达标
场地要求面积不低于300或者200平米
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
在教育局指定账户存入保证金
黑白灰名单制度
不得预收3个月以上学费
不得聘用在职(公立校)老师
文化类科目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
…
列了这么多要求,多学君说,不要因政策原因而折戟沉沙,现在的竞争的激烈远超十年前,合规性是关键。
既然决定做教育,开学校,就要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去办学。尊重规则,看似费时费力费成本,但绝对是长远来看收益的。
有多少机构外教不合规,导致大额罚款,直接被罚到破产;有多少机构消防不合格就偷偷开业,结果几个月被迫关门;有多少机构不按照收费政策收费,被举报,导致停业... ...
更别提当下很多机构着急复课,没通过有关部门审核就偷偷开门,结果光速被查出......
还有让人不忍看到的是,五月里,倒闭跑路机构的新闻也多了起来。虽然疫情给这些跑路机构蒙上了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但是有些机构的行径依旧引起了行业的愤怒与热议。
除了机构跑路,还有“天价班”变网课遭遇退费难、网课平台屡曝“不雅”行为等新闻,这些新闻的出现让整个行业在复课之路的艰辛中又多了许多紧张的气氛。
可想而知,在本月以及接下来的日子里,治理行业乱象又成为了一大重要事情......
2、教学要合规,不超前超标
2020年5月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的通知》,为各地查处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提供了具体依据。这是教育部开出的第一份“负面学习清单”。
通知要求依据负面清单严肃查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负面清单共涉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六门学科,每门学科的负面清单包括“原则要求”和“典型问题”两部分。
“原则要求”部分从课程标准规定、教科书难度、教学进度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理科科目还对练习题提出基本要求。
“典型问题”部分按照各学科的各项培训主题列举了超标内容,便于各地对照使用。负面清单为试行,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第二件事: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
这一次疫情使中国实现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家庭在线教育的普及教育。
疫情前我国线上线下教育比例大约为1:9,而疫情期间在线学习成为刚需,约2亿的中小学学生与4000万的高校学生几乎全部上网,“停课不停学”,从城市到乡村,绝大部分家庭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了在线教育。
全国政协常委陈群说,线下线上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是未来趋势。
线上教育将进入不逆转变,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将进入新常态。虽然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不可能取代线下,因为线下有独特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但是线上教育也会占据一定的份额,就是说有些原本可以在线上来讲,但是过去因为教育成本太高,因为大家觉得好麻烦,就算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疫情使得所有的中小学老师都开始在网上讲课。
线上教学模式一旦走通之后,这些学校的老师、机构甚至教育局就意识到,原来这是有补偿价值的,这个东西一旦上去以后再也回不来了。
这叫做不逆转变。具体而言:
第一、线上教学成为教培机构的一部分;疫情为线下机构狠狠地上了一课,明白了单纯做线下是有很大风险的!线下机构必须掌握线上化能力,因为如果没做转线上的动作,机构就没有生意可做。
而且,需要警惕的是疫情仍有二次爆发的可能。无论是应急备用,还是线上招生守住生源,线上教学都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复课后并不意味着线上教学的结束,结合当前形势,虽然教育部不鼓励公立学校占用周末和暑期组织教学活动,但学校也需要完成规定的课程进度,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学生校外培训的时间。
所以,校外培训机构复课后,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灵活安排上课时间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比如,通过线上作业监督、知识点回顾、线下辅导等形式授课,让学生在减少线下培训时间的同时还能够获得最好的培训效果。
第三、在线教育并不会取代线下教育,OMO是未来的趋势。
在疫情之后,在教培机构,甚至是公立学校,会形成一种比较明显的OMO的模式,大量的老师已经会开始借助线上工具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线下课堂一定会结合在线课堂,以及在线的其它方式来解决学生的一些学习问题,它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线下和线上的结合。
在疫情结束以后,线下教学重点和在线教育重点的分工和合作应该更加明确,形成一个非常紧密的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当然,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只是一种教育的形式或手段,归根到底它们都应该为我们的教育目的和目标而服务。
线上教育和面对面的线下教育可能会共同成为我们未来工作的一种‘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应考虑怎样去面对它,迎接它,还要用好它。
在线教育永远不会颠覆线下教育机构,但用好技术的机构一定会淘汰不懂技术的机构。
第三件事:暑期招生刻不容缓
马云曾经说,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这句话用在复课之际的教育行业,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说四月是教育行业的至暗时刻,那么五月无疑是整个行业燃起希望的一个月。接着就是要顺利到达六月,完美度过暑假安全进入九月。
受疫情的影响,校外培训机构错过了寒假以及春季的招生节点。而作为校外培训机构复课后迎来的第一个关键节点,也是一年中主要营收点的暑期招生也就变得尤其重要。这或许是决定校外培训机构复课之后能否顺利发展的“生死战”。
1、首先,应对线上机构的蚕食鲸吞
在线教育的第一波冲击在二三月份,堪称在线下机构缺位情况下的闪电奇袭。当然这场奇袭也是毁誉参半,很多家长也在吐槽线上课都快要吐了。甚至有不少中大班的小朋友都已经假性近视了。
但这不妨碍在线模式开始逐步被家长们认可,线上教育对线下机构市场份额的蚕食鲸吞已经是既定事实,无数家长在疫情期间的冲动消费,不见得能再掏出一笔资金投入到线下。
并且线上机构第二波冲击已经在布局暑期课,9.9集训营,0元课,49元10节课,都已经发布,连中国女排、郎平都被拉来代言,可谓摩拳擦掌,势必拿下暑期招生。
解决思路:
1.维护好现有用户,以及疫情期间流失的老用户尤为重要,加强老师和班主任与学员的沟通,把服务做的更好。
2.时不我待,赶快用好地理优势,将校区辐射范围内的学生抓住,打开思路,条件不允许就把地推转移到线上做。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3.尽可能个性化的教学和服务,做好可视化展示,这将是线下机构最好的效果背书,这是线上永远无法攻略的城池。
2、暑假招生战从此刻开启
教培机构要想存活,至少要达成两个条件,一个是尽早线下复课,其后就是恢复正常运营。
政府验收只是复课前的一道小坎。而复了课的机构们,还来不及雀跃,就已经被迫一头扎进新的挑战里去了。
“复课后第一件事是什么?”
“降价,吸引家长,争取现金流!”
恭喜你,大部分校长也是这么想的,复课后,可预见的价格战已经在悄悄打响:
49元半个月的课,疫情前半个月体验需要498;
1800元学半年,而疫情前相同课时的课需要3600-3800元左右;
原价13680的课包,现在直接减价4000元
... ...
如果是一名理性的投资人或者校长,现在应该开始重新规划课时和价格了。
1、首先呼吁同行业大伙,理性降价,不打价格战,无底线的价格战最终导致的就是行业乱象,大家都不盈利;
2、调研整合转介绍时经常遇到的问题,确定十问十答,规范应对话术,便于统一口径并带动整体销售业绩的提升。
3、提前梳理学员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招生方案,促进用户续费。
例如:为用户提供学情分析表、辅导规划方案、个性异议问题预设等服务。
至此,多学君为你梳理了复课之际要做的三件大事!
何时复课,我们无能为力,不能干预,但复课后,凡事我们都要追求一个主观能动性,并且保持头脑冷静,摸索一条真正适合本机构的路。
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新冠也就这样子了,有一种可能性,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跟人类共存,但是我们也会慢慢地找到驯服和控制它的工具。
但是不管明天新冠会怎么样,太阳仍然会照常升起。只要我们继续保持向上,生活仍然会继续。
各位校长,立足当下,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2020年已经无法重启,那么我们就一起重启自己,活下来,最重要。
1人赞